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快讯

三维打印笔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

3D打印笔的形状就像一支大钢笔,它将特定的耗材挤出,依次分层地涂在三维空间中,形成三维对象。目前的3D打印笔大部分是熔融挤出式3D打印笔,其内部结构非常简单,主要由挤出头(负责印刷材料的挤出)、电机的控制(排出转速的调整)以及温度控制(负责材料的熔融)构成。熔融挤出式3D打印笔是将ABS或PLA塑料消耗品在笔内加热熔融后挤出,利用空气进行自然冷却固化成形。但是,熔融挤出式3D印刷笔的笔尖温度高,有烫伤的风险,光固化式3D打印机笔使用感光性树脂液体作为原料,可以在常温下直接挤出,使用笔头上的LED灯发出蓝光或紫外光进行固化成形。3D打印笔在推广利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:第一,3D打印笔结构简单,体积小,便于携带,第二,3D打印笔价格低廉,常见的3D打印笔可以在两三百左右购买,使用的原料也比较便宜,门槛比3D打印机低第三,3D打印笔的操作系统简单易懂,不需要电脑或软件的支持,第四,3D打印笔在塑形和创作上有更多的可能性,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打印任何东西。随着3D打印笔的不断优化,产品变得越来越精致、安全、稳定和高效。未来的3D打印笔在教育领域也必将有很好的应用,它小巧轻便,能激发学生的创意,是很好的益智科技教育产品,能很好地应用于学校课程教学,提高教学质量,打破常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。1946年,美国视听教育专家埃德加·戴尔(Edgar Dale、在其著作《教学中的视听方法》中提出了“经验之塔”理论。“经验之塔”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三类:所做的经验、所观察的经验、抽象的经验。将三维打印笔应用于教学过程,让学生自己使用三维打印笔构思,打印物体可以获得有目的的直接经验和设计经验,让教师将抽象知识通过三维打印笔可视化展示,让学生“所做的经验”、帮助“观察到的经验”与“抽象经验”三者有机结合,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感官和知觉,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。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致力于“做”,强调做中教,做中学,他提倡“做中学”,反对“坐中学”。在将3D打印笔应用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,教师可以做中教,学生也可以做中学,在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,让学生做操作,亲身体验。3D打印笔可应用于数学、地理、化学等中学教学的多种课程。中学数学可分为代数和几何,几何中的立体几何要求学生进行强烈的空间抽象思维,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难点。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,以往教师多采用平面斜二测绘法绘制立体几何平面直观图、架小木棍、刨萝卜、捏橡胶模型等方法自制简单教具帮助学生理解。但在平面直观图中,学生很难在空中构思出三维几何体,教具的准备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如何保证这些教具不变形、不变质也是一个难题,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也很低。往往是吃力不讨好,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。使用3D打印笔时,教师只需几笔便可在空气中直接画出3D立体的几何图形,可自由更改或添加辅助线,也可将截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,学生可将长方体、圆柱等横断、斜切你看一下纵向切割的断面是什嚒图像就知道了。通过三维打印笔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化、可视化,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,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了教学效率。中学地理上也有很多可以利用3D打印笔辅助教学的知识点。例如,“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”是高中地理必修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,课标要求学生“能画出全球气压带、风带分布模式图”,但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力,学生只能死记硬背,仔细理解提示意图很多时候我都不会画。利用3D打印笔,可以直接在传统的地球仪上绘制三维立体的三旋转环流图,而且可以直观地看到接近上空和地面的风向偏向,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空间能力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,当涉及分子、原子等结构和形状时,一般采用平面图或实物模型进行教学。但平面图对反映分子等的空间结构和立体形状没有效果,实物模型价格昂贵,只能装备少量,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。使用3D打印笔,可根据教学需要,实时将分子结构按比例放大显示,立体形象直观,价格低廉。

内容来自网络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编辑立即删除。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

微信公众号